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特急)
(國質檢監[2005]18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各直屬檢驗檢疫局: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賦予質檢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質量安全衛生監管和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各項職能,從蘇丹紅事件中舉一反三、變被動為主動,完善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在實際工作中體現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的成果,現將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若干重要措施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強化食品生產加工業的整頓,加強小企業監管,全面實施食品安全區域監管責任制
(一)采取有效措施,切實落實整頓食品生產加工業各項工作。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以下簡稱質監局)作為地方政府整頓食品生產加工業領導小組的主要成員單位,要結合各地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具體情況,研究提出各地整頓食品生產加工業的具體工作方案,在地方政府統一領導部署下,層層抓落實。通過整頓,切實做到扶持一批名優企業,關閉一批不具備產品質量安全條件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嚴厲懲處一批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犯罪分子。各地質監局要在食品生產加工業整頓工作中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
(二)建立食品安全區域監管責任制。各級質監局要按照總局關于建立“統一管理、分類監管、重心下移、層級負責”的食品安全監管新體制的要求,通過建立食品安全區域監管責任制,突出監管重點,不斷完善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一是分片劃定監督點,實行“四定”,即定人、定責、定區域、定企業;二是按照分類監管的原則,突出監管重點,對食品加工企業實行巡查、回訪、監督抽查、質量承諾和預警;三是監管重心下移,以鄉村、街道為基礎,實行“三員”,即專業監督員、政府協管員、企業檢驗員協同監管;四是以信息化管理網絡為載體,建立企業檔案。要將在企業調查中發現的無衛生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等證照不全的小企業、小作坊登記造冊。通過進村、入企、入戶,逐一調查摸底,做到產品、條件、質量安全等底數清楚,并實行“四圖”,即企業變化動態圖、食品行業分布圖、監管責任落實圖和食品安全警示圖,對食品加工企業動態監管。各地質監局要在今年下半年將食品安全區域監管責任制全面落實到位。
(三)依據職責,嚴格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監管。要根據情況對食品小企業實行分類處理。對于既沒有衛生許可證又無營業執照的食品小企業,要報當地政府組織相關部門依法取締;對有衛生許可證也有營業執照,但不具備頒發生產許可證條件的食品小企業,不得發放食品生產許可證,要督促其限期整改,創造條件爭取早日達到準入條件;經整改后仍達不到準入條件的,要報當地政府組織相關部門予以取締。
(四)強化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監管。要采取有效措施對小作坊實施重點監管。一是針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數量大、分布廣的特點,按照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指導思想,建立以質量承諾為主要內容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自我聲明制度。企業要鄭重聲明不濫用食品添加劑,不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依據標準組織生產。二是落實監管責任制,各地質監局層層簽定責任狀,企業與當地質監局簽訂責任書。三是鼓勵小作坊聯建檢驗室,督促企業落實產品出廠檢驗。四是落實巡查、回訪、強制檢驗、監督抽查等監管措施。五是日常監管工作要做到“三個不放過”,即企業整改措施不落實的不放過、質量安全指標達不到要求的不放過、質量教訓不吸取的不放過。
二、嚴格生產許可,加快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向縱深發展
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是履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手段,當前各地要在鞏固已有成果、進一步拓寬準入范圍、大力加強后續監管、建立長效機制上下功夫。
(一)加快肉制品等10類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進度。督促未申請的企業盡快申請,督促不符合條件的企業盡快改進,在堅持許可準入標準和嚴格條件審查的基礎上,督促具備準入條件的企業在6月底前獲得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資格。
(二)加快開展糖果制品等13類食品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培訓宣貫工作,全面受理企業申請,鼓勵大中型企業率先取得準入資格。同時,各地要進一步加強對食品生產許可受理、審核、檢驗工作的管理,嚴格審查條件,規范審批程序,提高審批效率,為進一步完善行政審批制度做好準備工作。
(三)進一步加強已經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企業的監管。通過實施巡查、回訪、年審、強制檢驗、監督抽查等監管措施,實現分類監管、分類指導,督促獲證企業履行法律義務,持續保持出廠食品合格??偩謱⒂诮诔雠_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企業監督管理辦法和強制檢驗辦法。
(四)對食品按照風險程度實行分類管理,特別要強化對高風險食品的監管。針對當前食品安全的突出問題,總局決定修改部分食品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增加相關發證檢驗項目,以加大對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非食品原料的監控力度。要以乳制品、肉制品、醬腌菜、食醋、飲料等5類產品為重點,有針對性地增加發證檢驗項目。在乳制品發證檢驗中增加微生物、非食用蛋白水解液等檢測要求;在肉制品發證檢驗中增加胭脂紅、苯甲酸檢測要求;在醬腌菜產品發證檢驗中增加蘇丹紅、工業鹽和對羥基苯甲酸酯檢測要求;食醋產品發證檢驗中增加工業冰醋酸檢測要求;在飲料發證檢驗中增加香精香料和甜味劑檢測要求。具體實施辦法總局將另行通知。
三、突出重點,加大食品監督抽查力度
(一)各級質監局要集中力量開展食品監督抽查工作,突出四個重點,提高監督抽查的有效性。一是突出重點品種如夏令食品、肉制品、乳制品、果脯蜜餞、兒童食品、醬腌菜等;二是突出重點項目,重點檢驗涉及人身安全健康的項目如食品添加劑、重金屬、微生物等;三是突出重點企業,加大對不合格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跟蹤抽查力度,特別是要加大對產品質量不穩定的中小型企業的抽查力度;四是突出重點區域,要將區域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比較突出的地區作為抽查重點。
(二)加大對不合格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后處理力度。要嚴格實施公告、整改、復查、處罰等后處理措施;對質量安全存在嚴重問題的,責令企業收回其產品,企業不主動或拒不收回的,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公告收回。同時,總局將建立向省級人民政府通報國家監督抽查結果的制度,定期向省政府通報各省國家監督抽查不合格的企業和產品名單,同時,通報優質產品、優秀企業、優良品牌名單,為省級人民政府加強監管提供依據。
(三)加大扶優扶強的力度。在公布監督抽查結果時,一方面要對抽查中產品質量較差的企業和產品進行曝光,另一方面要加大公布“三優”名單的力度,扶優治劣、引導消費。
四、進一步加強食品添加劑生產和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
(一)加快推進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證管理工作。各省級質監局要按照要求,配合總局加快食用香料、食用化工產品等1318種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證發證進度。抓緊制訂苯甲酸等146種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證產品實施細則, 6月底前發布實施,12月份完成所有具有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食品添加劑產品的發證工作,并公告開展無證查處。
(二)要加強對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的監管。嚴格要求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不得在產品中添加非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要在質量承諾書中承諾不在產品中添加非食品原料,生產的復合食品添加劑符合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自2005年7月起,生產復合食品添加劑的企業要將復合添加劑的成分和含量報當地質監部門備案。
(三)要加強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監管。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要在質量安全承諾書中承諾嚴格按標準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不濫用添加劑,不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要建立購買和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加工助劑情況的臺帳,并定期報當地質監部門備案。從2005年7月起,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要向當地質監局備案其食品添加劑、食品加工助劑使用情況。
五、深化食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遏止制售假冒偽劣食品違法行為
(一)加大力度查處無證生產行為。各級質監局要按照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實施進度要求,既要加大力度查處無證生產,又要嚴格監管群眾生產生活需要的傳統食品的生產小作坊。6月底以前,以嬰幼兒配方乳粉、白酒、小麥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醬油、食醋7類食品為重點,加大無證查處工作力度。對未申請領取生產許可證和經審查不合格的企業,要責令其立即停止生產銷售,并將此類生產企業名單報請當地政府組織有關部門撤銷營業執照。凡發現存在危及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違反國家強制性標準的,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嚴重違法行為的,依法責令立即停止生產銷售,從重處罰;對已獲證企業應當依法吊銷生產許可證、已申請但暫未獲證企業一律不予核發生產許可證,并提請有關部門吊銷證照,予以取締。年底以前基本遏制全國大中城市和主要城鎮無證生產上述7類食品的違法行為。
從今年7月1日開始,各地要按總局的統一部署組織開展肉制品等10類食品無證查處行動。在7月1日以前生產的未加貼(?。㏎S標志的合格肉制品等10類食品不列入無證查處范圍,允許其在保質期內繼續銷售。
(二)組織實施“百千萬食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在年底前,集中對城鄉結合部、農村等監管薄弱地區的區域性食品質量問題開展安全整治行動。一是查找主要問題。全面檢查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重點檢查兩證一照、質量保證條件、關鍵加工環節及原料倉庫,查找非食品原料、濫用食品添加劑、假冒包裝標識等食品制假違法行為。二是關閉曝光一批。對無證照生產和制假售假的,在政府領導下會同相關部門予以關閉、取締,同時納入“黑名單”公開曝光。三是停產整改一批。對已實施市場準入制度監管的食品,企業有衛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未申領生產許可證的,堅決責令停產,限期取證;已獲證企業產品質量達不到規定要求的,責令停產整頓。凡是整頓仍達不到要求的,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并報告當地政府依法取締。各地要結合本地區具體情況提出整治方案,落實責任,落實獎懲。
(三)嚴厲打擊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違法行為。一是以小作坊、小企業、城鄉結合部食品加工者為重點,明查與暗訪相結合,檢查加工現場等關鍵部位,查找已知常見的違禁物質,依法嚴厲懲處;二是組織質檢機構,對苗頭性的使用違禁物質制假勢頭進行監測,及早發現制假源頭,主動應對;三是繼續追查含蘇丹紅食品,徹查添加源頭,徹底銷毀含有蘇丹紅的食品及原料,防止含蘇丹紅食品進入流通環節。
六、進一步加強進出口食品、動植物產品檢驗檢疫和監督管理工作
(一)嚴格把關,保障進口食品安全。
1.嚴把進口食品、動植物產品檢驗檢疫準入關。全面加強進口食品、動植物產品的風險分析工作,嚴格對出口國的食品安全體系進行評估。進一步規范進口食品、動植物產品檢疫審批工作。各直屬檢驗檢疫局(以下簡稱直屬局)要把好初審關,要在核定口岸查驗能力的基礎上,按照審批數量與進口口岸查驗能力相適應的原則控制初審數量,以確??诎恫轵灪蜋z驗檢疫工作質量。
2.加強對進口食品、動植物產品的檢驗檢疫。各直屬局要切實加強口岸能力建設,提高進口食品、動植物產品的檢驗檢疫水平和執法把關能力。對大宗、重點食品和動植物產品要實施進口食品安全監控計劃。要嚴格對進口肉類、水產品、奶制品等進口食品實施疫病疫情、微生物、藥物殘留、添加劑和重金屬監控。對進口糧谷類產品重點抽樣監測真菌毒素,水果重點抽樣監測二氧化硫。對預包裝食品要嚴格執行憑標簽審核證書受理報檢的規定,認真核對進口食品所用標簽是否與批準標簽相符,該加貼標簽而未加貼標簽或所加貼標簽未經審核批準的,或所進口食品與經審核批準的標簽不一致的,不得受理報檢。
3.加強對進口食品和動植物產品的監督管理。各直屬局要積極探索改進進口檢驗檢疫監管模式。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按照不同進口風險類別,實行動態管理。將工作重點放在重點國家或地區、重點品種和重點項目上,有針對地采取檢查措施,提高檢驗檢疫監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不合格進口產品的檢出率。要積極完善口岸局與內地局的溝通聯系制度,加強對進口產品放行后的檢驗檢疫監管工作。會同海關、邊防等部門繼續嚴厲打擊凍肉、水果等敏感產品的非法入境行為,查堵非法入境動植物及其產品和食品的銷售渠道。
(二)加強源頭監管,保障出口農產品和食品安全。
1.大力推行“公司+基地”的出口食品生產加工管理模式。在出口禽肉、兔肉、鰻魚產品和蔬菜、水果、茶葉生產加工企業全面推行以出口企業為龍頭的“公司+基地”種植、養殖生產加工管理模式,加大對出口食品源頭的監管力度,實現對種植(養殖)、加工、儲藏、出口全過程管理和農藥、獸藥、肥料、飼料的規范、科學使用。引導出口食品企業向規?;?、集約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
2.推進出口食品原料種植、養殖場注冊備案制度??偩謱⒔M織制定出口兔肉、蜂產品、蔬菜、水果、茶葉和花生種植、養殖場備案條件和要求,進一步擴大實施出口食品原料種殖、養殖場備案制度的品種和范圍。各直屬局要按總局的要求,認真做好備案工作。對已實施備案的出口禽肉、鰻魚產品養殖場,要加強檢驗檢疫監督管理,對失去備案條件的要及時從備案養殖場名單中清理出去,并不得再為出口食品生產企業提供原料。
3.完善疫情疫病防控體系。加強與農業等有關部門以及地方政府的配合,建立和完善疫病疫情防控體系。以出口企業為龍頭,以備案養殖場、種植場為基礎,實施有效監控。對疫病疫情的種類、發生發展規律和地域分布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有針對性地開展監測工作。要完善疫情預警機制,保持高度警覺,一旦發現疫情,立即啟動有關應急處理預案。
4.完善農獸藥殘留監控體系。根據國內實際情況和進口國的標準要求,逐步完善出口動物源性食品殘留監控體系,及時調整監測品種、項目和監控范圍,改善檢測手段,改進檢測方法,切實做到檢測準確、反應迅速,監控有效。啟動植物源性食品農藥殘留監控工作,制定主要的監測品種、項目和監控范圍,并組織實施。初步建立起植物源性食品農藥殘留監控體系。
5.督促企業提高自檢自控能力。要求企業實施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GMP(良好操作規范)、SSOP(衛生標準操作規范)管理,督促企業加強實驗室建設,提高企業的自檢自控能力。對出口食品企業實驗室及技術人員實施考核認證和培訓,開展企業實驗室盲樣考核和檢驗檢疫實驗室與企業實驗室之間比對實驗,統一檢測方法,提高檢測技術,確保檢測結果準確,切實發揮企業實驗室對食品安全風險控制的基礎保障作用。
6.切實加強出口農產品和食品的檢驗檢疫工作。當前,針對蘇丹紅問題,要重點加強對出口番茄醬、辣椒制品、方便面調味包及使用辣椒調味品的食品和著色食品的蘇丹紅檢測,確保出口食品不含蘇丹紅。同時,要加強對大宗、敏感出口食品實施重點項目重點監測。出口禽肉重點檢測禽流感、新城疫病毒和克球酚、恩諾沙星以及磺胺類藥物,出口烤鰻魚重點檢測恩諾沙星、孔雀石綠,出口腸衣重點檢測氯霉素、硝基呋喃,出口花生及其制品重點檢測黃曲霉毒素,蔬菜重點檢測毒死蜱、氯氰菊酯等農藥殘留,出口日本的瓜子、話梅、果脯、調理食品和熟制食肉重點檢測甜蜜素,水果重點監測甲胺磷。根據殘留監控檢測發現的問題及國外檢驗檢疫要求的變化,及時調整重點檢測項目。
7.實施出口食品企業質量承諾制。出口企業必須樹立出口食品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各直屬局要加強對出口食品企業的日常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要求各出口食品企業做出書面承諾,承諾所使用的原料不含禁用農藥、獸藥和添加劑、著色劑;承諾所使用的添加劑、著色劑不超過規定限量;承諾生產加工活動誠信守法、不弄虛作假。對違背承諾的,要給予相應的處罰。
(三)增強責任意識,實行進出口食品安全“一把手”負責制,實施“良好企業名單”和“黑名單”制度。
1.實行進出口食品安全“一把手”負責制。各直屬局“一把手”對進出口食品安全工作要抓管理、抓保障、抓源頭、把“關口”,總牽頭、負總責。要抓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檢驗檢疫要求的落實,加強業務管理;要抓人員素質的提高,保證工作質量;要加強食品安全實驗室建設,提高技術保障能力;要抓住關鍵環節和重大、敏感問題。向重點國家和地區推薦企業,要由“一把手”簽署推薦意見。要切實提高從源頭抓質量的能力,提高執法把關的有效性。
2.實施“良好企業名單”制度。各直屬局對自控體系健全有效、誠信度好、產品安全風險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在進口國享有良好聲譽的企業可以列入“良好企業名單”,給予優惠和鼓勵措施。在對企業實驗室進行資質認定合格,并審核其檢測結果準確可靠后,可以憑其結果出證,但要加強有效監督管理。
3.實施“黑名單”制度。各直屬局對于被境外通報發生嚴重質量問題和屢次發生嚴重質量事故或有欺騙檢驗檢疫機構行為的出口企業以及被檢出嚴重質量問題的進口食品的進口商和國外生產企業,要及時上報總局,由總局統一列入“黑名單”予以公布,并視情節給予通報批評、加嚴檢驗、暫停報檢、取消登記備案直至吊銷衛生注冊登記證書等措施。
七、進一步完善食品和農產品認證工作,強化認證監管工作
各省級質監局和直屬局要按照總局和國家認監委的要求,切實加強食品和農產品認證工作,落實好以下工作:
(一)進一步推進食品和農產品認證工作,促進食品企業提高綜合生產能力。一是組織推進食品原料種植、養殖階段組織實施HACCP、良好農業操作規范(GAP)認證,強化對農產品認證和食品認證活動的規范,會同農業部進一步推動全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統一。二是大力推進有機產品認證,加大《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和有機產品國家標準宣貫工作,積極爭取歐盟將中國有機產品列入“第三國名單”,最大程度減少新的技術壁壘對有機產品出口的影響。三是進一步推進飼料產品認證,確保飼料源頭安全,促進飼料工業和養殖業的發展,維護人體健康,保護動物生命安全。四是進一步推進綠色市場認證工作,配合商務部推進“三綠工程”,建立流通環節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積極建立和推進可實現國際互認的農產品、食品流通環節的認證工作。五是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建立動物及其產品飼養、屠宰企業的“獸醫衛生保證體系認證”工作,提高我國動物養殖業的綜合生產能力。
(二)強化食品和農產品認證監督檢查,建立起長效的農產品和食品認證監管機制,切實提高認證的有效性。一是組織開展食品和農產品認證標志專項監督檢查;二是做好2004年專項監督檢查整改的后續跟蹤,督促違法違規的境外機構依法辦理注冊登記;三是組織對食品企業的ISO9000認證有效性情況普查,嚴厲查處部分食品企業ISO9000認證中存在的虛假認證和買證賣證問題;四是建立起食品、農產品認證監管體系和人員隊伍,切實保障農產品、食品認證有效性。
八、加快重點食品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加強食品企業標準化工作
各省級質監局要按照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要求,切實加強食品標準體系建設,落實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完成食品標準的清理工作。今年7月份全面完成食品國家標準清理,根據清理結果下達食品標準修訂計劃,3年內完成列入食品標準修訂計劃項目的修訂工作,基本解決食品標準之間交叉、重復和矛盾問題。各地質監局要按規定盡快完成食品地方標準的清理工作。
(二)加快食品標準的制修訂。一是盡快修訂《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及其配套標準,6月底完成GB2760-1996《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的修訂,同時分類研究制定配套的檢測方法標準;按照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證管理和執法監督的需要,分批發布食品添加劑品質及其相關檢測方法標準;組織制定《食品添加劑標簽通則》,爭取年底前完成并通報。二是根據《全國食品標準2004年-2005年發展計劃》,下半年再下達一批急需的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三是加強食品檢測標準體系的研究。通過對GB5009、GB4789、GB5413等一系列檢測標準的分析研究,重新分類整合現行檢測方法標準,構建科學、合理、有效的食品檢測方法標準體系。四是開展食品中有害物質檢測方法的研究,根據需要制定相應的檢測方法標準,為執法監督,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依據。
(三)加強應急事件相關標準研究工作,建立標準化的風險預警機制。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已成立食品安全應急標準化工作組,通過對突發食品安全事件、非法添加物使用情況等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究,根據風險等級制定相應的標準化應對措施,提高標準化工作的快速反應能力。
(四)督促企業嚴格按標準組織生產,加強食品企業標準化工作。一是按照標準委的統一部署,力爭在今年7月份完成已備案企業標準的清理工作,確保食品企業標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強食品企業標準備案管理,制定措施,保證備案程序規范,備案標準合法有效。三是積極在食品企業中開展“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試點,推進建立健全企業標準體系,實現食品生產從原料到加工過程、標識標簽、包裝儲運等全過程的標準化管理。
(五)加大標準的宣貫力度。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要加強對國務院各部門、地方標準化主管部門和技術委員會的協調,通過標準宣貫班、新聞發布會等多種形式,加大標準的宣貫力度,推動全社會形成自覺學習標準、了解標準、使用標準和監督標準實施的氛圍。
九、完善食品安全問題專家分析評估制度,建立食品安全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工作機制
(一)總局將聘請國內有關食品安全知名學者、檢測技術、毒理分析、企業管理、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專家,組建食品安全專家咨詢委員會,加強食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和潛在問題的研究,在加強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監管、治理國內食品安全問題、有效應對突發事件等方面及時提供信息和對策。
(二)建立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制度??偩謱⒅贫ㄊ称焚|量安全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工作規定,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國內和進出口食品安全風險預警機制。主要包括食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的種類和來源、風險信息警情收集上報程序、地方局在風險預警與快速反應中的職責、風險預警與快速反應的工作程序等內容。
總局將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工作,及時收集世界各國、國際組織及國內的食品安全信息,及時評估各類食品安全信息及危害程度,為食品安全預警和快速反應決策提供信息保障。各地也要建立科學的風險評估機制,充分發揮專家隊伍的作用,對重要食品風險信息進行評估,預見危害性,提出應急措施,為監管工作提出科學保證。同時要針對突發事件,實現快速反應。一方面要按照規定要求立即采取相關行政措施;二是充分發揮檢驗機構的作用,統一檢驗方法和標樣,為監督和執法提供有效依據。
十、充分發揮各種媒體的宣傳優勢,做好食品安全新聞宣傳工作
充分發揮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各種新聞媒體的作用,做好宣傳工作。各地要結合食品安全工作的具體情況,認真發掘基層工作中提供的典型案例和線索,反映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措施、成效和出現的問題。加大對質檢部門嚴查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宣傳力度,樹立質檢部門良好形象。同時,要加大對獲得中國名牌、國家免檢、原產地域保護等產品和企業宣傳力度,特別是對擁有自主創新、自主知識產權、爭創國產名牌的企業進行重點報道。
十一、加強領導,統一指揮,為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供基礎保障
(一)各級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各直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要切實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成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掛帥,統一協調食品安全監管相關工作。同時,各地也要成立食品安全專家咨詢組織,為行政管理部門科學決策提供技術保證。各級質檢部門要從實踐“三個代表”的高度,以執政為民為己任,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促進工作為契機,進一步提高從源頭抓食品安全、打好食品安全攻堅戰重要意義的認識,在地方黨委和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發揮質檢部門的優勢,切實花大力氣解決當前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
(二)加快國家級食品類監督檢驗中心的建設步伐。為應對突發食品安全事件,解決食品安全檢測評價中的關鍵技術問題,總局要求在每個?。ㄗ灾螀^、直轄市)都要建立一個國家級食品類監督檢驗中心。尚未建立國家級食品監督檢驗中心的省份,要加緊規劃、籌備,并取得地方政府支持,爭取在2005年年底前全部建成。同時,各地要加大食品檢驗檢測科研工作支持力度,密切追蹤國內外食品質量安全和檢驗技術等問題,為提高政府監督能力提供技術保障。
(三)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為監督執法提供法制保障??偩謱⑴浜蠂鴦赵悍ㄖ妻k盡快出臺《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商檢法實施條例》等法規,并針對基層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執法中遇到的難點問題,進一步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提供必要的司法和行政解釋。各地要注意與地方人大和政府的溝通,加強地方食品監管法規建設。
各級質檢部門要結合《國家質檢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實施意見》(國質檢監[2004]408號)和《國家質檢總局關于切實強化生產源頭監管嚴格責任追究的若干意見》(國質檢監[2004]253號)等文件的要求,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切實實行責任分解,督促檢查,責任追究,獎懲并舉等措施,保證食品質量安全??偩謱⑦m時安排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督查,檢查各地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落實情況。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站總局
二〇〇五年六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