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健康沐浴趕走秋冬皮膚癢
發布時間:2010/11/02
每個季節都有各自不同的氣候特征,而肌膚也會因為氣候的影響而有不同的狀況,而護膚的重點、方法自然也有不同。秋冬季節,氣候以干燥為最主要的特征,那么在秋冬季節應該如何在保持肌膚清潔的同時護膚呢?羊城晚報請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專家方銳華教大家如何洗出一身健康肌膚。 混合性膚質 油脂少部位可不打沐浴乳 天天洗澡,洗澡打上沐浴液,是大部分人的習慣,但專家卻建議,混合性膚質在秋冬季節,對于小腿等一些部位,基本不分泌油脂或油脂分泌比較少的地方,可以不打沐浴液。 大多數沐浴液中都含有一定的堿性成分,以幫助去除身體里的油脂和污垢。而小腿、前臂這些部位,大多情況下不怎么分泌油脂,或者分泌的油脂較少,所以對于這些部位應區別對待。在洗澡過程中,沒必要每次都打沐浴液,只需用清水沖洗一下即可,或者可以隔次、少打一點。否則,反而容易將保護皮膚的油脂帶走,使皮膚變得干燥或脫屑。 “胸背部、腋窩等部位的油脂分泌較多,這些部位要重點清洗。”方銳華表示,如果不及時清潔,這些地方的皮膚毛孔容易被污垢堵塞,從而導致毛囊炎等。因此,這些部位應重點打沐浴液。打沐浴液時,可均勻地擦抹在皮膚上,一般輕揉三五分鐘即可,最后用清水沖凈。“但外陰部最好不要使用沐浴液擦洗。”外陰部一般用清水沖洗一下就可以了。 干性膚質 減少洗澡次數、避免用太熱的水 干性膚質在秋冬季不宜洗澡過多,即便是秋季剛剛到來、氣溫不是很低的時候,也不能天天洗。否則皮膚的保護層被破壞后,皮膚更易感染。 干性膚質的皮膚跟油性膚質不一樣,由于皮膚油脂少,比較干。如清洗太多,不僅對皮膚是一種刺激,而且容易損傷鱗狀上皮細胞,使皮膚的自然“防御”功能降低,招致細菌、真菌入侵,引起癤腫、癬等皮膚病。 專家建議,干性膚質洗澡的頻率要看皮膚的情況和具體的季節來決定,一般冬天洗澡3~6天一次就夠了,春秋天一周2~3次為宜。夏天天熱出汗多,如果是體質較胖、皮脂腺分泌旺盛、出汗較多,洗澡次數可適當增多;但體瘦出汗少的則最好控制次數,特別是冬天和春秋天不出汗的時候,可以用擦浴等方式來代替泡澡。此外,干性膚質每次洗澡時間不要太長,一般以15~20分鐘為宜。 其次,不用過熱的水洗澡。干性膚質洗澡如果用較熱的水,會讓肌膚變得更干燥,出現發紅甚至脫屑的現象,這樣也不利于適應氣候的變化。 油性膚質 秋冬季沐浴后也要涂潤膚品 油性膚質洗澡用香皂、沐浴乳或是沐浴膠來洗通通可行,只要適合自己的肌膚。油性膚質在選擇沐浴劑時空間其實也很大,現在市面上也都有專為油性膚質設計的產品,如含強調殺菌力消炎效果、調整膚質效果、具保濕效果等成分均可選擇。 有不少針對油性膚質開發的沐浴用品都強調一罐通包,就是可洗發兼洗澡,這類產品就相當適用于出差旅行,不過除非該商品特別標示有兩用的字樣,要不然拿其中任一種去替代洗發精或沐浴乳都并不理想。其實油性膚質只需選用強調含純天然油脂、可去身體角質或含殺菌力的產品便可。 此外,與混合性、干性膚質一樣,油性膚質在秋冬季浴后5分鐘內,建議在全身適量地涂抹水性的含油多的潤膚品。防止皮膚干燥起屑。 Tips:小方法解決干燥難題 “洗”:用35~38℃左右的溫水洗澡,能夠進行很好的全身潔膚、護膚,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刺激汗腺,讓體內的廢物、表面污垢與汗液一起排出體外。 “穿”:秋風乍起,皮膚表面毛細血管收縮,缺乏水分滋潤而顯得干枯皸裂,尤其是女性嬌嫩的皮膚一旦受損,需要3—6個月方能恢復,所以,秋風起時要注意穿好衣服,皮膚少暴露在外面。 “涂”:入秋后洗完澡也應進行護膚,油性皮膚的人可趁皮膚濕潤毛孔張開時,在易干燥的地方涂上水包油型的乳劑、凝膠劑或溶液;皮膚干燥的人可以用滋潤性較強的霜劑、軟膏等涂在手指、手肘部、膝部、后腳跟、臀下部等易干燥的部位,使用時可多按摩一段時間。